試解徐福東渡的幾大謎題
文章分類:秦朝
《中華讀書報》2017年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01
徐福東渡最早的歷史記載見於《史記》。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封禪書》《淮南衡山列傳》中均有記載,多達千餘字,其中《秦始皇本紀》《淮南衡山列傳》中更是多處直接提及徐福377字。但是千餘字的歷史記載畢竟不能面面俱到,還是留下瞭歷史謎團。諸如,徐福東渡未歸,“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引發瞭對徐福渡海東尋動機的猜想,也引發瞭徐福東渡行為的貶損,這正是因為史料和文物的局限,又是司馬遷隔代收集的記錄,是淮南王劉安的八公之一伍被敘說的。所以,徐福東渡事件到司馬遷時代已經成為瞭口口相傳或者有限的史料記載,難免主觀上人們評價此事出現偏差而附加臆想和推測,有避禍說,有求仙說,有移民說,有海外探索說,更有韓國學者認為徐福是為齊報仇。或許這些說法都能自圓其說,就是因為徐福二次東渡不僅帶瞭童男女,而且還帶瞭五谷百工,似乎東渡不歸,提前有預謀?這些歷史謎題都有待於我們中日韓歷史學人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