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為什麼要重用曾國藩等漢臣?撐起晚清半個世紀殘局
文章分類:清朝
在清朝275年統治時期的大部分時間,漢人處於社會最底層,漢臣在整個國傢權力機構中毫無地位可言,也沒有任何實權。連被稱為清代第一漢臣、配享皇傢太廟的張廷玉,最高官職也不過是從二品的禮部侍郎,相當於今天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大學士位置上,“以繕寫諭旨為職”,寫寫文書,抄抄奏折。就像乾隆挖苦的那樣,張廷玉一輩子“毫無建白,毫無襄贊”,“不過因其歷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陳設座右而已”。
到瞭晚清,情況一下子就變瞭。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一大批漢臣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成為行將覆滅的清王朝的頂梁支柱。沒有這些漢臣的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恐怕晚清的歷史得重新書寫——當然,前提是它能支撐到1911年。從“陳設座右”到“股肱之臣”,漢臣的地位可謂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正是從慈禧開始,清廷才開始大規模重用漢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