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 砥柱銘》
文章分類:北宋
黃庭堅《砥柱銘》,行書。抄錄唐代魏征《砥柱銘》,此卷長8.24米,共計82行407字,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僅次於現藏於美國的18.22米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卷和藏於臺北故宮的10米長大行楷《明瓚詩卷後跋》,比著名的《伏波帖》8.20米)、《諸上座帖》7.29米)還長。
《砥柱銘》 卷作於1095年前後,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於中國民間,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日本,為日本有鄰館收藏,直到數年前,為臺灣藏傢購得,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場中。
此前,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經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臺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碩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卷專門書寫瞭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