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謙的治學與為官之道
文章分類:南宋

呂祖謙像
在南宋理學陣營中,有一面燦爛的旗幟,這就是乾道、淳熙時期1165-1189)鼎盛一時的婺學。它以綜合當時各傢學說為己任,故其思想反映瞭南宋社會思潮的總趨向。由於其創始人呂祖謙為婺州今浙江金華)人,一生講學、著述等學術活動亦以婺州為中心,故這個學派被稱為婺學,亦稱呂學或金華學派。
自宋開國以來,呂祖謙所屬傢族東萊呂氏是一個延續瞭百餘年的大傢族,曾八代出十七位進士、五位宰相,有“累朝輔相”之稱。呂祖謙傢族人才輩出,究其原因,正在於傢規傢訓的教化。呂氏門風,既通過言傳身教傳達,也通過傢規傢范的撰述來實現代際傳承。呂祖謙從小就學“中原文獻之傳”,因傢學淵源所致,其治學為官深受傢風的影響,他匯編瞭《傢范》六卷,分別為《宗法》《昏禮》《葬儀》《祭禮》《學規》《官箴》,從敬宗收族、明理躬行、清慎勤實等方面闡述瞭其傢訓思想。《宋史》贊之為“居傢之政,皆可為後世法”。
寬宏兼容的治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