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沙地的“現代史”:讀《沙地百年》--趙瑩
文章分類:後梁
你也會想看的:朱友貞怎樣讓後梁走上滅亡之路
每回說到“蕭山”,大傢想到的,往往是蕭山人民富裕的經濟,以及聲名在外的蕭山機場,但要說到“沙地”,不少人就會一頭霧水。單從字面意思來看,“沙地”似乎指的就是毫無植被覆蓋的土地,然而,若是找一個蕭山人來問問,他們常是哈哈大笑,操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告訴你“沙地”可不簡單,蕭山的許多地方,都屬於沙地范疇。作為蕭山人,在我的印象中,它往往與圍墾、蘿卜幹、鹽堿地等詞血脈相連。我們對於“沙地”的記憶,來自於老一輩的口耳相傳,遺憾的是,我們從未有太多的機會接觸這些“老底子”的東西,更不消說蕭山以外的人士瞭。所以,當我剛剛看到《沙地百年》一書的時候,一種親近感油然而生。
這是一部記錄蕭山沙地百年變遷的書籍,不同於一般寫沙地的書,《沙地百年》中,有文,有思,有趣,以散文的形式抒發瞭作者對蕭山這片土地的熱愛。全書共分七章,將沙地的歷史淵源、風俗人情、現代化巨變等一一收錄,展現瞭沙地不為人知的風貌。
作為土生土長的蕭山人,作者姚堅定將目光投向於生養他的這片土地,書中的所聞所悟,皆取材於沙地的生活,語言樸質,卻將沙地人的日常作息一一展現。比如冬至過後,二十來個男男女女,男的扛凳子,女的抗竹椅,做起瞭“打草苫”的活;如圍墾大軍裡的鐵姑娘隊伍,白天出工挑土挑塘渣,夜晚靠著唯一一個燈泡挑花邊……沙地人的生活,忙碌而又豐富,辛苦卻又不失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