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是怎樣進行宋朝的統一大業的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宰相系列:蘇東坡的先人 模棱兩可的宰相
趙光義穩固帝位後,繼續統一事業。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壓力下,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兩浙的吳越錢氏相繼向宋廷納土歸降。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趙光義先派大將潘美等揮師北上,圍攻北漢都城太原,趙光義於二月率軍親征,宋軍擊退遼國援兵,滅亡北漢,終於結束瞭自唐末黃巢之亂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面,再次形式上一統全國。
同年五月,趙光義不顧眾臣反對,趁伐取北漢之勢,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復河北易州和涿州。趙光義下令圍攻燕京,宋軍與遼人在高粱河畔展開激戰。趙光義親臨戰場,結果受傷中箭,乘驢車倉惶撤離,北伐失敗。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上奏趙光義,請求趁交趾(越南)丁朝內亂之機南下討伐,恢復漢唐故疆,統一交趾(越南)。於是,趙光義任命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任命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門將軍崔亮為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候王僎為兵馬都部署,伺機進攻丁朝。但在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白藤江之戰中先勝後敗,統一交趾(越南)的計劃最終成為泡影,交趾(越南)得以保持獨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