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大臣韋賢 他是怎麼死的?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好在張良及時阻止,不然劉邦的天下就是項羽的瞭?
韋賢(約前148年-前67年)西漢大臣。漢族,字長孺。魯國鄒(今鄒城東南)人。性質樸,善求學,精通《詩》、《禮》、《尚書》,號稱鄒魯大儒。征為博士,給事中,進宮授昭帝《詩》,遷光祿大夫詹事、大鴻臚。宣帝時,賜爵關內侯,徙為長信少府。生性淳樸,對於名利看得很淡,一心一意專註於讀書,因此學識非常淵博,兼通《禮》、《尚書》等經,並以教授《詩經》著名。當時的人都稱他為鄒魯大儒。
網絡配圖
前71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食邑700戶。前69年以老病辭官,卒,謚"節侯"。從韋賢起,漢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
漢武帝時期,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意見,設立五經博士,極力推尊儒學,韋賢則以經書致仕。西漢時期,經學派別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易經》有高氏學、京氏學之分,《尚書》則有歐陽氏學與大小夏侯氏學之別。魯地申公以治《詩》見長,傳至瑕丘(今兗州市)江公,徒眾最盛。江公為韋賢的老師,賢繼承申公、江公的研究成果,又有新的闡釋,對《詩經》的研究又向前推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史稱韋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