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重寶挽救瞭風雨飄搖的大清朝
文章分類:清朝
清文宗咸豐年間,因政治腐敗,經濟危困,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制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局所鑄的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由於鴉片戰爭、列強的掠奪和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 。因而造成咸豐通寶制錢精好者少 ,而粗制濫造的多,大都質劣而輕小,或造成鐵錢、鉛錢代替銅錢。

詳細瞭解150 2656 3976)咸豐回天無力,隻好情寄逍遙,圓明園燈火輝煌,四春受寵。那知道大沽口的炮聲驚醒瞭皇帝的春夢,咸豐隻好北狩,成為第一個被西方人趕出皇宮的中國皇帝。在太平軍連捷,各地反清起義風起雲湧下,清軍疲於奔命,清廷驚慌失措。這時的清朝軍費開支大增,而稅額收入大減,再加上鴉片戰爭的影響,導致財政拮據,為瞭籌款繼續鎮壓太平軍,緩解財政危機,於咸豐三年,清廷被迫鼓鑄大錢。

咸豐大錢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鑄行的。“咸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並令全國各省迅速鑄造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