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因探秘:遺骨中毒性元素含量高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傳奇吃貨詩人:蘇東坡
包拯(俗稱包公),字希仁,是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他生於公元999年,卒於1062年。
包拯墓葬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東郊大興集。關於包拯當時在開封逝世時的情況,墓志銘上記載為:“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
從以上記載可知,包拯從發病到亡故僅有1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還服用瞭“上遣使賜良藥”。由於包拯生前敢於諫諍,不畏權貴,執法不徇私情,受到貪官污吏的仇視,又這樣突發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關註,即包拯究竟是病死?還是服藥後被毒死的?最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產生的同步輻射,對包拯遺骨進行瞭研究。
發現包拯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鉛的含量均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眾所周知,古代的毒藥主要有砒霜(砷)、朱砂(汞)等,它們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