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絕頂之楊修果真死於“雞肋”?千古迷案真相原來如此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曹操的祖父曹騰,雖是太監,但舉賢任能以德報怨
楊修在《三國演義》中所占篇幅並不多,我們熟悉他的也不過是那幾件事情,比如“活”字謎事件。楊修揭開曹操所設的謎底:“門”內添“活”,乃“闊”字耳。還有“一合酥”事件,以“一人一口酥”為由將食物分而吃之。還有那仿佛將他送上斷頭臺的“雞肋”事件。
楊修自恃才高八鬥,便恃才放曠,仗著曹操的喜愛,也無傷大雅,《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足見其門庭顯赫。我們都知道,曹操是最喜歡招攬人才的,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當時,對於威脅巨大的劉備,他尚且怕阻斷瞭有識之士的步伐而錯失良機。那麼如今,對於一個才氣逼人的楊修,真的會因為一個區區的“雞肋”事件而將其殺害嗎?
應該是不會的。其實,楊修死的的確冤枉,他錯就錯在不該高調介入曹丕與曹植的權力角逐。本來,曹操是很猶豫的,可是,因為楊修的謀劃,使得曹植屢屢獲得曹操的喜愛。這時候,賈詡的一席話讓曹操頓悟,他提到瞭袁紹。兩個都是聰明人,即點到為止,我想,如果是楊修,或許又會賣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