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為何遺忘李白、杜甫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趙匡胤好心設立一錢庫,居然變成瞭壞事
《資治通鑒》
作為一部篇幅長達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資治通鑒》對歷史的記載通常被人們認為是詳盡的。事實卻並非如此。舉一個例子,《資治通鑒》對前代的歷史記載,以敘述唐朝的內容最為豐富。兩漢四百餘年,《資治通鑒》不過給瞭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卻占據瞭八十一卷篇幅。但當一位讀者嘗試著在《資治通鑒》中尋找李白的蹤跡時,他會發現什麼?他會發現,《資治通鑒》中居然沒有李白!那可是唐朝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資治通鑒》給予唐朝歷史如此高的關註度,卻為何隻字不提李白?是《資治通鑒》的作者們疏忽瞭嗎?把這個疑問暫時擱在一邊,讓我們繼續在《資治通鑒》中尋找另一位唐代大名人杜甫,又會發現瞭什麼?我們會發現,杜甫的運氣比李白好一點點。為什麼是好一點點?因為杜甫的名字至少在《資治通鑒》中被提到瞭一次。是的,你沒有看錯,這也就意味著杜甫事實上在《資治通鑒》中也沒有出現過,隻不過被別人提到瞭一次,因為他的名句“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頗受不得志的政治傢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