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親征南中,除平叛之外,還有兩個難以啟齒的原因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真實的關羽:愛慕虛榮 好色程度不亞於曹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公元223年,昭烈帝劉備病逝於永安,太子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以丞相開府治事,並兼領益州牧。從此,諸葛亮成為瞭蜀漢王朝的首席顧命大臣,全面執掌瞭蜀漢朝政,蜀漢帝國的“諸葛亮時代“開始瞭。
諸葛亮主政之初,蜀漢內外交困,國力大為削弱,政治、經濟處於極度動蕩。益州境內不僅有部分豪強地主對於諸葛亮厲行法治的舉措公開表示不滿,同時還出現少數豪強勾結東吳集團發動叛亂的現象,與此同時,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也趁機舉兵反叛,對蜀漢政權的穩定帶來瞭嚴重隱患。
為穩定局勢,諸葛亮在內政及外交方面采取瞭多項措施,力圖恢復蜀漢帝國的穩定,這其中難度最大的並非恢復孫劉聯盟,而是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南中地區,地域廣闊,是昆明、叟、濮、傣、僚、青羌等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劉備占領益州後,該地多次出現大規模叛亂,形成瞭雍闓、孟獲盤踞益州郡、朱提大姓朱褒占據牂柯郡、叟帥高定元控制越嶲郡的混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