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更幾百年,方能出一個蘇東坡!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梅堯臣《蘇幕遮草》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文 | 祝勇
編者按:本文為祝勇先生《蘇東坡和夥伴們代表瞭北宋王朝的精神之美》的下篇。
▍四
有一個晚上,蘇東坡在傢裡尋找黃居寀所畫的《龍》圖,那是他從好友陳季常那裡借來的,此時,卻怎麼也找不到瞭。他的眉毛蹙成一個疙瘩,恍然中,他想起半個月前曾將此帖借給曹光州摹畫,還要一兩個月方能送回來,恐怕陳季常著急,誤以為自己要“貪污”這張帖,於是急急地給這位好友寫下一通書札:
一夜尋黃居寀《龍》不獲,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榻,更須一兩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細說與:才取得,即納去也。卻寄團茶一餅與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將近千年之後,我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找到瞭這幅書札——《一夜帖》,又名《季常帖》和《致季常尺牘》。蘇東坡的字跡,質樸敦厚,用筆凝重,筆畫豐腴多肉,且結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漸趨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筆畫粗細、字體形態等也隨之改變,讓人感覺到音樂般的節奏與韻律,尤其結尾處“季常”二字,大約一倍,更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