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禦史”趙抃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真宗晚年,寇準為什麼要向皇帝建議太子監國?
位於浙江省衢州市內鐘樓西側的趙抃祠,始建於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趙抃,字閱道,衢州西安縣今衢州市區)人氏,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傢,在宋史中與包拯包青天)齊名,史稱“鐵面禦史”。趙抃一生為官清廉,以“一琴一鶴”名垂青史。趙抃死後謚號“清獻”,世人尊稱其為“清獻公趙抃”。
在宋代,清獻公與包公齊名最主要的原因就立於他“鐵面禦史”的剛正不阿。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47歲的清獻公被宗皇帝任命為殿中侍禦史,這是一個監察性的官職,掌理儀法,“糾百官之失”,有彈劾失誤之責,並給皇帝提出意見和建議。
清獻公一上任就給皇帝上瞭一本甚有名氣的奏章《論邪正君子小人》。奏章充分表述瞭清獻公的政治觀點和用人標準,並用大量史料證明瞭用君子興國,用小人誤國,指出要解決大宋國內種種弊端,就要廣泛選用“忠直方正,能當大任”的“賢人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