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童年系列,司馬光根本沒有砸過缸,孔融因為不孝被殺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張魯是如何在曹操鐵騎之下保全父老鄉親的?
大傢小時候上學都學過司馬光砸缸的課文,覺得司馬光這個人太聰明瞭,也太機智瞭。但是慢慢的對這個故事就產生瞭懷疑:司馬光真的砸過缸嗎?
眼鏡認為司馬光根本沒有砸過缸。因為大缸都是相當結實的,我們小時候常常把破碎的缸的一塊當石頭使用,往往這些碎塊比石頭還要堅硬。要想把一個水缸弄破,別說是小孩子,就是對身強力壯的大人來說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小小的司馬光怎麼就能用一塊石頭把它輕易打破呢?如果是我當時在現場,我寧願把大缸推倒也不會把它打爛,推倒一個裝滿水的大缸不是難事兒,要把它打爛要困難得多。

後來讀到《宋史.司馬光傳》,終於找到瞭這個故事的出處:“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原來,司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甕。
孔融其實也不可能讓過梨。關羽孔融讓梨書中是這樣寫的:“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意思是說,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幾個哥哥共同吃梨子,孔融選擇吃其中的小的。大人問原因,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一些,按照規矩我應該拿小的。”因此,傢人都認為孔融很奇特。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孔融是傢中長子,這樣的話書中說的因為年紀小所以吃小的觀點就不成立。而且《後漢書》的“孔融傳”裡並沒有。最早的出處是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那個時候,孔融已經死瞭兩百年瞭。所以這裡眼鏡覺得孔融讓梨的故事真實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