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觀念轉型——荊浩與中國山水精神
文章分類:後梁
你也會想看的:史裡有毒:盜聖溫韜發傢史
中國王朝史上有兩次盛世崩盤,一次是強漢,一次是大唐。
強漢之後,中國分化為三國兩晉十六國,東晉至隋朝這一段,又叫南北朝,中間雖有短暫的西晉統一,但整整三個半世紀小朝廷紛呈,卻給瞭民族精神自生長的機遇,給瞭士人從體制內出走的文明底氣。老莊思想成為士人苦悶的精神資源,並成就瞭南北朝魏晉風度的時代氣質——中國式自由的款式。群雄恃強,內弒外殺,王朝的江山靠不住瞭,還有文化的江山可去,還有大自然的生存空間可作衣食托所,亦可為安頓精神的傢園。
從南北朝到唐朝,中國出現瞭一種有趣的現象,詩人們匯聚於權力譜系的核心,思想傢們則不在朝廷,不居皇城,而是自我放逐於山林,致力於將佛教思想本土化,與老莊融合,建構瞭一套獨立於權力話語體系之外的純粹的人生哲學。高山流水下,茂林修竹旁,呈現瞭一道思想者的風景,這是中國文化成長過程中最具獨立精神的一道風景——禪宗,一個幽默機辯的出世哲學,打造出一個“莊禪”的美學樣式,在體制化外,重構士人精神。
但文學的自我放逐以及思想者的出走,還不足以在山崖飛瀑間構築一個穩定的精神樓閣,還必須另立一個支撐——那便是藝術的回歸。隻有這樣,才能以三角形的幾何方式,在山水中,建構起穩定的三維精神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