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點滴 | 晏幾道:琵琶弦上說相思
我國文學藝術史上,蘇軾是唯一一個全才式的人物。論文,蘇軾的散文現存四千餘篇,無論數量和質量,在唐宋散文八大傢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一起,並稱歐蘇;論詩,他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成功結合的典范, 蘇軾今存詩2700多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他的詩與黃庭堅一起,並稱蘇黃;論詞,他是一代宗師,從今存三百四、五十首東坡詞來看,蘇軾擴大瞭詞反映社會生活的功能,開拓瞭詞的境界,一改晚唐五代詞傢的婉約之風,開創瞭詞的豪放一派。他的詞與辛棄疾在一起,並稱蘇辛;論書法,他開創的尚意書風,氣魄大,意象美,端莊流利,行體翩翩,後人有“筆挾風濤”之譽,在書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同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傢”,而且他是宋四傢之首。蘇軾才華橫溢,詩詞文賦書畫無一不擅長,無一不開創新局面,無一不攀登新高峰。像蘇軾這樣的全才,在中國文學史上,沒有第二人。
宋朝書法尚意,其代表性書傢是蘇東坡。書法發展到唐代,達到瞭空前的繁榮。之後經過瞭五代時書壇的寂然和宋初的混亂,蘇、黃、米、蔡等“尚意”書傢的出現,一改唐人之陳規,掀起瞭宋代書法史上最為耀眼的一頁。
蘇軾於書法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遍覽晉唐諸傢,轉益多師,終於自成一傢。他長於行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形成深厚樸茂的風格。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系,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