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夢溪筆談》價值遠遠被低估,一些技術現在仍用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見聞|狄仁傑,包拯,宋慈:誰才是真正的神探?
遊彪
沈括晚年在夢溪園中寫就瞭《夢溪筆談》,出版後又有其他筆記,被編成《補筆談》和《續筆談》。《夢溪筆談》三部曲是我國最早的科技百科全書,對沈括個人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當時的科技發展狀況進行瞭全面翔實的記錄,被英國科學史傢李約瑟評為“中國整部古代科學史上的坐標”。《夢溪筆談》根據李約瑟按照現代學科所進行的歸類,筆記中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網羅瞭算學、天文、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工程學、建築學、生物學、農學、醫藥學、軍事、文學、史學、考古等眾多領域,全方位地展現瞭我國900多年前的科技發展水平。
《夢溪筆談》中除瞭記錄沈括自己的科技貢獻外,還記述瞭當時其他科學傢們的成就。沈括包容又審慎的選材方式,為北宋科技史的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他常常對科技成就提出獨到的評判,其中許多預言如今都得到應驗,體現出他對科技史的精準把握和超前眼光。例如書中保留瞭最早關於羅盤和指南針的記載,還羅列瞭指南磁針的四種方法,即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和縷懸法,其中縷懸法最為便捷,這一論斷也與後來的羅盤發展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