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重耳的流亡路線圖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強光中∣老子學說中的文化傾向
晉文公的逃亡路線圖
晉文公出逃時已是不惑之年,其身邊雖然緊跟著數名頗有才名的臣子,卻也很難改變他逃亡的命運。
此時申生已死,晉獻公年已蒼老,朝中大事決斷於床榻之間,驪姬借後宮掌舵之力,與獻公寵臣粱五、東關五等人結盟,扶持奚奇成為太子,更是借獻公之信任,將重臣荀信納入麾下。
重耳的地位岌岌可危,與父親之關系更是跌入冰點。父子親情在權力的欲望下,變得面目全非。晉獻公甚至派出刺客追殺重耳。那麼,重耳處境之艱難,可見一般。那麼,重耳逃亡的路線,應該作何規劃呢?
重耳為什麼選擇狄國呢?戎狄部落雜居在晉國周圍,常年為戰,實際上關系是比較微妙的。當然,重耳選擇前往狄國,最重要的原因即在於,狄國是重耳母親的故國,而且重耳的舅舅狐偃狐毛都有著狄國血統,跟隨在重耳身邊,他們在晉國失去瞭晉獻公這個支柱,狄國當然就是最佳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