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將狄青為何能從奴隸做到國防部長?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朝宰相蔡確真的是奸臣還是被別人陷害?
1040年,51歲的范仲淹被朝廷派到陜西抗擊西夏前線。當時邊防懈怠,百廢俱興,范仲淹亟需一位頂梁柱將領來幫助他。經略判官尹洙向他推薦瞭下級軍官狄青。
范仲淹問:“他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嗎?”
尹洙說:“他打仗特勇敢,每次都身先士卒,受傷瞭也不下火線。他打仗的時候會戴一個銅面具,披頭散發,看上去非常兇悍的樣子,敵軍都畏之如虎。”
范仲淹搖搖頭說:“這樣的軍官我一大把。”
尹洙說:“他打仗還很有頭腦。”
范仲淹哦瞭一聲,眼睛直盯著尹洙。尹洙說:“他還會在前線修建許多堡壘,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為抵抗西夏軍隊立下很大功勞。”
聽到這裡范仲淹連連點點。太符合他的心意瞭。香港電影《黑社會》裡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用腦子,古惑仔永遠是古惑仔。范仲淹也一直認為:一個軍人,如果不用腦子,就隻能一輩子扛大刀。他當即吩咐尹洙把狄青叫來:“我要會一會這個牛人!”
這次會見徹底改變瞭狄青的人生軌跡。在這之前,他隻是一個不入流的下級軍官;在這之後,他憑借戰功一步一步走向權力核心,最後做到國防部長——在宋朝,這是一個軍人能夠做到的最大職位。范仲淹非常欣賞這位有勇有謀的下級軍官。他太優秀瞭,天生就是一個打仗的胚子。唯一的缺憾是,文憑太低。於是范仲淹送給狄青一部《春秋左氏傳》,勉勵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意思是將領不知道一點歷史,不過是呈匹夫之勇。提醒他要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做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