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義恢復洛陽經濟後封王
文章分類:後梁
你也會想看的:梁太祖朱溫是怎麼死的?強納兒媳死於兒子之手
張全義852—926),字國維,濮州臨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後唐昭宗賜名全義。唐亡後,在後梁做官,主動請求改名,朱溫賜名宗奭。後梁滅亡後,歸降後唐,為討好新朝,去後梁所賜名,請準恢復原名全義。如此趨附權勢而反復改名,史不多見。
張全義出生在“世為田農”的傢庭。祖父張璉、父張誠都是農民。他自己曾在縣裡做小吏,多次受到縣令的困辱,於是就逃亡加入瞭黃巢的起義軍。黃巢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時,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主管大齊的水運事務。黃巢失敗時,他到河陽今河南孟縣)投降唐將諸葛爽,屢立戰功,諸葛爽表請唐廷任他為澤州今山西晉城)刺史。
光啟二年886)十月,諸葛爽病死,大將劉經與張全義立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為留後。劉經與諸葛爽另一大將李罕之爭奪洛陽澠池今屬河南)一戰,劉經為李罕之所敗,退守河陽。諸葛仲方年幼,劉經派張全義前去抵敵,張全義竟與李罕之結為同盟,調轉矛頭進攻劉經,結果被劉經打敗。他與李罕之退保懷州今沁陽),並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軍的聯合進攻下,劉經和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溫。於是李罕之自領河陽節度使,以張全義為河南尹,治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