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山千年手工造紙,沿用東漢蔡倫造紙術,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
文章分類:東漢
廣西大化縣的石山中,有一個被群山環抱、風景秀美的小山村。她四季分明、氣候怡人,沒有城市裡的喧囂與污染,是一個純天然而原生態的天然鄉村。她有一個詩意的名字
以前村裡有上百傢造紙作坊,現隻有村口兩傢人還在做,貢川土造紗紙瀕臨失傳。每年的三月,正是造紙之時,一起走近千年土法造紙,感受“貢川紙”的馨香。
貢川土法造紙沿用東漢蔡倫造紙術,以純天然嫩竹為原料,生產全程采用傳統手工操作。他們以構皮為主要生產原料,紙質潔白、細韌柔軟,經久耐用,久存不陳,吸水性強,印寫易幹,不易硬化、變色,能保存數百年,是一種品質上乘的文化用紙。
因質地良好,紙張比一般的紙張大且具纖維細長,光滑柔韌,拉力強,色澤淡黃,瑩潤如玉,衛生無毒,清晰透度,書寫易幹,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蛀蝕等特色,不僅是普通百姓的傢庭用紙,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絕佳的書畫用紙和官府的官文用紙。
土紙生產歷史悠久,是傳統手工技藝的傑出代表。村口的一座泥磚房,就是貢川紙的傳承保護基地。泥磚房裡面有古老的造紙工具,有用以踩踏竹子的石槽、有烘烤紙張的焙灶等。
貢川土法造紙造紙技藝工序繁雜,有備料、制料、制漿、成型、幹燥、包裝六道工序。陽春三月,將還未長出初葉的嫩竹砍下,根據“料槽”的寬度劈成一段一段,破開成片,打成捆,和著石灰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