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董其昌的“南北宗論”研究
文章分類:明朝
董其昌《奇峰白雲圖》局部
回音
王琪森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最近推出董其昌專刊報道,而在世界藝術史的研究中,明代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論”是值得關註的課題,由此形成瞭一個“董其昌現象”。
坦率地說,自此前至1949年以後,在階級鬥爭觀念的左右及意識形態的局限下,世人對明代這位華亭派領袖在政治上是否定的,藝術上是貶低的,學術上是批判的。1989年以後,才為客觀而歷史地評判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論”構建瞭一個平臺。
董其昌的“南北宗論”,運用禪宗原理對山水畫創作進行考察,並把南宗的“頓悟”與北宗的“漸修”融入具體的分析之中,認為“南宗”是文人畫,其創作機制是“頓悟”式的,“北宗”是行傢畫,其創作機制是“漸修”式的。誠然,這種分宗法帶有鮮明的揚南貶北的傾向,但我認為一個藝術傢對於不同的風格流派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對此不必多作糾纏。問題的關鍵是董其昌的分宗法本身,卻凸現瞭一種新的審美心理。因為禪宗的思想方式與文人士大夫畫傢的心理結構有著許多相通之處,常常達到心靈上的融洽與意識上的默契。如不承認這一點,就無法解釋從唐以後,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意識被禪宗所深深浸染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