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早的“太上皇”,趙國最偉大的君王,下場比齊桓公還慘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百裡奚聽琴認糟糠之妻
趙雍(公元前340——前295年),即趙武靈王,三傢分晉後趙國稱王第一人,趙肅侯之子,趙國開國以來第六代君王,生於趙都邯鄲。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由於連年征戰,國力遭受很大削弱。其中有兩大心腹之患,一是秦國,二是中山國。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綜合國力日益強盛,成為當時的第一超級大國,又因秦趙接壤,所以趙國首當其沖,不斷被秦國蠶食。中山國雖然是個小國,卻像個楔子一樣占據瞭趙國的中央位置,幾乎將趙國一分為二,曾被魏國所滅,後又復國,頑強的屹立在燕趙之間,由於周邊國傢暗中支持用於鉗制趙國,趙國雖恨之入骨,卻不能奈他何。
當時趙國的外患大於內憂,群狼環飼,趙武靈王決定吸取胡人的優點長處,“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制夷,事實證明他做到瞭。在改革之前,首先要營造一個和平的穩定的周邊環境,交好各國,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公元前315年,燕國內亂,幾百年的死對頭齊國趁火打劫,占領瞭燕國全境,在各國聯軍的威脅下,齊國被迫撤軍。趙武靈王迎送公子職回燕國繼位,是為燕昭王。公元前307年,好勇鬥狠的秦武王想把周王室的九鼎搬到秦國,與人比賽舉鼎時被大鼎砸斷大腿骨,內傷過重一命嗚呼。武靈王又趁機派人到燕國,迎接秦國質子嬴稷回國繼位,是為秦昭王。這兩位“昭王”,一個比一個牛,一個差點滅瞭齊國;一個在位長達半個多世紀,殺的六國人仰馬翻,,長平一戰更是消滅瞭趙國的主力,從此趙國一蹶不振。不知趙武靈王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這或許就是天意吧!反正當時的秦燕兩國和趙國的關系大大改善瞭,趙武靈王又派人出使齊國楚國魏國韓國,緩和關系,爭取到瞭有利的外部環境,改革的時機終於成熟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