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薑維不斷北伐,他們這樣做的根本目的何在?
文章分類:蜀漢
劉備死後,諸葛亮先後六次出祁山,而後諸葛亮死後,薑維也興師北伐不過討伐活動成效甚微,屢次討伐不僅並未影響到魏國根基,反而導致自己國庫空虛,使蜀國成為三國中軍事經濟最差的一方。
三國鼎立
所以在中期即可預見其結果的情況下,精明的諸葛亮為何無休止的繼續討伐活動,是為穩定本國政治,安內必驤其外麼?
首先諸葛亮北伐和薑維北伐,他們的戰略是不一樣的。蜀漢北伐從225年開始籌備,至262年為止,總共37年。諸葛亮當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礎的一個條件是待天下有變,歷史的局勢則每一年都在變化,不能把數十年的戰略一概而論。而且國防策略是否正確還需要根據敵國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某個時期策略正確不等於一直正確。
諸葛亮為長期作戰,在漢中實施屯田,又設立督農運糧。蜀軍極盛時兵力十數萬,郭沖認為諸葛亮在祁山時兵力八萬,裴松之認同這個說法。合漢中駐防軍,在諸葛亮時期蜀漢前線部隊就已經超過十萬,諸葛亮並無兵力上的劣勢。特別是228年曹休於石亭大敗,東線非常吃力。234年,孫權領十萬攻合肥新城,陸遜、諸葛瑾令萬餘入江夏。說到綜合國力消耗,曹魏並不亞於蜀漢,況且多線作戰的曹魏會比較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