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烈祖李昪
文章分類:南唐
你也會想看的:李後主最大的痛苦:獻妻子小周後供宋太宗淫樂
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倫,小字彭奴,中國五代時期南唐烈祖,是南唐的開國君主。海州人今屬江蘇連雲港),一說徐州人今屬江蘇),另一說湖州安吉人今屬浙江),原稱“徐知誥”,是南吳大臣徐溫養子。
身世
關於李昪的身世,歷史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宋朝司馬光《資治通鑒考異》就收錄瞭四種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李昪是唐朝皇族後裔,持這種觀點者以私修史著及雜史、稗史居多。據《十國春秋》總結,南唐滅亡後,南唐舊臣徐鉉作《江南錄》記錄南唐歷史,其中就提出李昪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的玄孫,釋文瑩《玉壺清話》采用瞭這種說法,李昪之孫李從浦墓志銘《宋故左龍武衛大將軍李公墓志銘》也自稱是建王李恪的後裔。陸遊《南唐書》進一步提出瞭具體的世系是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榮,李榮生李昪,龍袞《江南野史》和馬令《南唐書》世系譜與陸遊書類似,但認為李超僅僅是李恪的後裔而非兒子,趙世延《南唐書序》,陳霆《唐餘紀傳》沿襲瞭這種觀點;李昊《蜀後主實錄》記載李昪是曾任嶺南節度使的薛王李知柔之子,鄭文寶《江表志》認為李昪是唐朝鄭王的疏屬支脈,陳彭年《江南別錄》僅稱之為唐之宗室,沒有指明是誰的後代,《舊五代史》則記載李昪自稱是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後代。李昪自稱唐朝皇室後裔,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受到詬病,錢元瓘與沈韜文曾出言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