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董其昌:一種評價浮沉的背後
文章分類:明朝
明董其昌《葑涇仿古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落幕已經一段時間瞭,二十多年前的美國納爾遜-史金斯藝術館1992年)、十多年前的澳門藝術博物館2005年)均曾先後舉辦董其昌書畫大展,而中國大陸至今仍未辦過一次真正的面對公眾的董其昌書畫大展。
尤其是上海作為董其昌的傢鄉與收藏董其昌作品的重鎮,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這與董其昌在近百年來評價的沉浮不無關系。
時至今日,提起董其昌,仍有人不自覺地冠以階級鬥爭時代的“惡霸地主”四字,而在當下一切可以娛樂的時代,又有閑人戲謔地冠之以“上海小男人”之名,歷史與人世的播弄每每想來總讓人心驚,董其昌當然不是一個完人,但絕非惡霸,更非當代閑人嘴中的“小男人”,董其昌的政治雄心與文化抱負自不可等閑視之,雖說最後做到瞭南京的禮部尚書,不過卻多是名分而已,在晚明混亂的現實中他的最大理想依然是歸隱鄉裡盡管他在松江曾遭遇過一次人生巨大的打擊),寄情於書畫,以畫為禪,就像他所喜愛的陶潛與王維,乃至竟多以沖淡超逸為衣,有意無意間成為一代書畫宗師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