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後的真實死因,讓李煜飽嘗失子之痛,還不得不承受倫理的踐踏
文章分類:南唐
關於李煜,他是一個詩作經常出現在學校課本裡,且標紅“熟讀並背誦”的詞人,但是卻不被廣大中小學生討厭。因為他的詞婉約傷懷,通俗易懂又讓人觀之心痛,稍稍熟讀即可成誦。比如:“春花秋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千古名句。
中學裡背誦他的詩作的時候,很少有人意識到詩詞的作者李煜是個皇帝,因為這詩寫得太不像皇帝寫的瞭,哪裡有江山豪邁之狀?可是這詩詞又不若宮廷詩詞的瑰麗,滿是兒女情腸的傷懷感,與李清照同風。可是李煜確實是個皇帝,而且是個亡國的皇帝。
自古亡國之君都是要被罵的,比如秦二世,比如隋煬帝,比如溥儀,可是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罵李煜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李煜是個不怎麼算壞的昏君,他治理不好國傢卻寬厚仁孝,他驕奢聲色卻與妻子伉儷情深,他沒什麼政治韜略,不會當皇上,但是這皇位本就不是他爭來的。
李煜這個人,真心不是什麼當皇帝的好材料,他自己也知道,於是隻是一味地醉心詩書,絕不跟兄弟爭搶皇位。他甚至自號“鐘隱”,以表自己無意爭搶之意,然而歷史悲劇的必然很多都是因為陰差陽錯。太子病逝,李從善因儲位之爭遭到先皇猜忌,李煜竟被立為太子入主東宮,後而繼位,做上瞭他原本最不想做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