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武功遠遠高過劉備,為什麼卻甘心情願作劉備小弟
文章分類:蜀漢
話說劉備從盧植處求學歸來,非但沒有學到安身立命的本領,卻從損友學長公孫瓚那裡學會瞭飛鷹走狗、好逸惡勞。整日無所事事的劉備寧願呆在傢中,也再也不願意到集市上拋頭露面賣草鞋。劉母見狀也不敢來管,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劉母明白兒子長大瞭,自己的後半生還得靠他。
不久,涿縣人民驚訝地發現劉備居然成瞭新任父母官公孫瓚的座上賓。二人稱兄道弟,推杯換盞的場景成瞭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談資。
社會閑散人員劉備,居然與縣令結成瞭“一對紅”,實現瞭強強聯合。那些追隨他的少年更堅定瞭信心,涿縣縣城中少年以劉大耳朵為偶像,以做劉備小弟為榮。
就是在此時,劉備身邊逐步形成瞭日後政權的文武班底。城中有舌辯之士簡雍主動投奔,從此甘為劉備鞍前馬後驅馳,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成為劉備外交代言人。這時,《三國演義》中與劉備桃園三結義的關羽和張飛二人也適時出現,成為劉備身邊一日不可或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