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的詩人——蘇東坡
文章分類:北宋

蘇東坡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成瞭中國歷史上不以窮通得失掛懷、瀟灑曠達的人生情懷的范本。
這種“也無風雨也無晴”、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還貫穿在他對人物的評價中,貫穿在他本人的人生歷煉中。
蘇東坡歷盡政治風波,劫後餘生,從邊遠地區回到京城,在翰林院供職。不久,好友王定國也從嶺南被召回京城。兩人相見,開懷暢飲。酒席間,王定國讓歌女柔奴勸東坡飲酒。柔奴眉清目秀,應對敏捷。並且,更吸引東坡的,是她的那種淡定平和的氣質。蘇東坡問她:“你的傢人都在京城,你一個人跟主人在嶺南呆瞭這麼長的時間,那裡風土不好,這些年夠辛苦的吧?”
柔奴安詳嫻雅地回答說:“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東坡聽瞭,感到非常的震憾:這麼一個柔婉嫵媚的女孩子,卻有這麼灑脫、這麼超然的心境。感慨之餘,東坡寫瞭首《定風波》詞來表示贊許。詞中說: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時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