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嶽飛之死的背後深層原因,到底死得冤不冤?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穿越千年的對決:關羽與嶽飛究竟誰更強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嶽飛祠堂的這一幅楹聯表達瞭千百年來人們對嶽飛抗金、精忠報國的敬仰和肯定,有恩於百姓的忠臣,人們自當永世銘記,千年不朽。
從秦檜銹跡斑斑的跪像上我們看到的是後世人們對他的憎惡和痛恨,秦檜也因賣國求榮、迫害忠良而遺臭萬年。
嶽飛的精忠、秦檜的奸佞,蒼天可鑒,歷史也早有定論,且在國人的思維裡存在瞭千年。
不可否認,秦檜確實是陷害嶽飛的主謀,但絕非是害死嶽飛的罪魁禍首,歸根到底嶽飛是死在瞭宋朝的開國體制裡。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日益顯現,武將的勢力越來越大,到瞭五代,從後梁開國皇帝朱溫開始,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到後周郭威,這些開國皇帝無一不是前朝大將通過兵變獲得皇位。
正是皇帝輪流轉,明年到我傢。
到瞭960年,原是後周大將的趙匡胤也學著幾位前任,在陳橋驛發動兵變,皇袍加身,建立瞭宋朝,史稱北宋。
經此一變,趙匡胤也從一名後周大將搖身一變為宋朝的太祖皇帝,他的部下們也跟著封功受賞,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