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怎樣知道勾踐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宋襄公好謀無斷,假仁假義,憑什麼能夠成為春秋五霸?
范蠡是怎樣知道勾踐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
近期的《國傢寶藏》可謂是成瞭人們茶後飯餘必談的談資,而遍觀《國傢寶藏》裡展覽出來的文物,有一件最令人難忘,那就是千年不腐的越王勾踐劍。由於《國傢寶藏》裡面已經對其做瞭詳細的研究和解說,這裡也不再談論,今天要說的是越王勾踐這個人。
提起越王勾踐,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他的“臥薪嘗膽”典故。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他這個非常勵志和正能量的故事,而是范蠡為何說勾踐是隻能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的人?他到底是如何發現的呢?
瞭解歷史的都知曉,越王勾踐曾被吳王夫差當奴隸使喚瞭三年。這三年期間,勾踐的身份地位真可謂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即便他從一個萬人之上的君王變成瞭一個做牛做馬的階下囚,范蠡和文種兩人依然忠心耿耿的不離不棄,這本來是多麼值得歌頌和贊揚的沒事,可隨後發生的時候卻令人大跌眼鏡。
在勾踐當瞭三年奴隸之後,吳王夫差見他沒有瞭半點君主的五彩之氣,所以對他更加放心和減少戒備瞭,這個時候,范蠡和文種根據夫差喜歡珍寶美女等喜好,投其所好的搜羅天下珍寶,並將後來被公認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送給瞭夫差,隨後沒多久,夫差就放瞭勾踐,再之後就是勾踐崛起滅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