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蘇東坡才華橫溢,但誰知道他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心酸人生?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包拯查明真相為何八賢王一定要包拯
蘇東坡的大名,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學習瞭太多他的詩詞,尤其像《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的詞作,將蘇東坡的大氣磅礴躍然於紙上。同時,民間傳說也有很多蘇東坡的小故事,例如他和佛印和尚的鬥志,無形之中,給人留下瞭“蘇東坡很豪爽很灑脫”的印象。
但事實上,真實的蘇東坡,卻完全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自在。
1、仕途不順,接二連三的陰差陽錯
才高八鬥的蘇東坡,很早就已經展現出瞭自己的才華。1056年,僅僅21歲的他參加科舉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蘇東坡原以為,從此自己就可以飛黃騰達,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誰知道歐陽修隨後犯下瞭一個判斷失誤:他以為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瞭避嫌,他蘇東坡名列第二名。
雖然屈居榜眼,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第二名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5年後,蘇東坡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在所有人看來,蘇東坡的仕途之路即將開始,誰知道這個時候老父親去世,蘇東坡不得不返鄉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