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三國志》與陳壽的"舊君故國之思"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胡淵聊歷史|他打瞭那麼多勝仗, 卻還是被稱作小人
清代最負盛名的學者王鳴盛曾說:“計蜀亡之歲,壽年已三十有一,舊君故國之思,最為真切,具見篇中,可一一尋繹而得之。 ”
當陳壽後來身居洛陽,編寫三國史時面臨的一個難題,便是如何在魏、蜀、吳三國的歷史中,在故國與新朝之間,做出自己的評斷。對於一個史傢來說,這幾乎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司馬遷作《史記》、班固作《漢書》,都不曾遇到這樣的問題。
文 | 戴燕
太康元年280),晉武帝司馬炎滅吳,結束瞭漢末以來“合久必分”的歷史。這一年,陳壽233—297)四十八歲,他從成都到洛陽,已經有十多年。泰始四年268),原來的巴東太守羅憲有機會向晉武帝推薦他認為應該得到聘用的蜀人,名單中就有陳壽。陳壽就這樣進入西晉王朝,舉孝廉、為平陽侯相、任佐著作郎和著作郎。由於他在著作局的時間較長,能夠接觸到魏、蜀、吳三國的檔案文獻以及相關書籍,因此才有條件寫出總計六十五篇的《魏書》《蜀書》和《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