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要砍三棵樹:朱標不同意,朱允炆不滿意,朱棣得實惠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名人專欄】鄭成功的故鄉
坐上龍椅的朱元璋很快發現,文臣、武將和民心中暗藏威脅。這三大勢力在平日裡,雖然如同三顆為他遮風擋雨的大樹,但難保它們沒有長歪瞭的時候。所以,做皇帝就要對自己狠一點,朱元璋覺得他不能貪圖背靠大樹的安逸,必須砍掉這三棵樹永絕後患。
朱元璋砍樹很講究章法,他先辦瞭一件“胡惟庸案”,廢除延續千年的宰相制度,斬去瞭文臣之首。隨後又辦瞭一件“藍玉案”,把開國將帥幾乎殺絕,折斷瞭武力支柱。
在文武兩顆守護樹轟然倒塌的同時,朱元璋收拾民心也毫不手軟。或許有人會問,朱元璋懲治貪官、打擊地主,這都是能得民心的舉措啊?民心這顆守護樹,難道不應該越長越茁壯嗎?
事實上,朱元璋並非“隻殺貪官,不擾百姓”,他的“重典治國”不隻針對官吏,而是對任何可能危害他專制皇權的言行都下狠手。在朱元璋看來,老百姓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最好呆若木雞,除瞭執行他設定的規定動作外,都老老實實在傢裡待著。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刪節《孟子》,威脅專制皇權的即便是一個死人也不能容忍。他一邊擔綱明朝版《孟子》的責任編輯,一邊恐嚇民眾:這個孟老頭若還活著,一定拉出去砍頭。這簡直是得瞭偏執癥,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太子朱標。文臣、武將和民心三棵樹,無論砍掉哪一顆,都夠皇帝喝一壺的。如果三顆都砍倒,那皇帝就等著淹死在壺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