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20歲中進士當縣官 節儉樸素傢徒四壁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碑帖欣賞:宋 米芾《曉行巴峽》
《宋史》稱司馬光:於物無所好,於學無所不通,惡衣菲食以終其身。他去世後,被宋哲宗追封為“溫國公”,謚號“文正”,並為其題寫碑額:“忠清粹德之碑”。近日,筆者特意去探尋這位清廉名相的歷史足跡——
司馬光祠核心提示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大政治傢、大史學傢。童年時留下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長大後成為大宋政壇的一顆耀眼明星,官拜宰相;老年時,勤耕19年編撰成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成為中外史上偉大的史學傢之一。寒冬的一天,筆者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拜謁司馬光祠。塋祠位於大運路夏縣段的鳴條崗上,祠前峰嶺逶迤,奔突成勢;祠後涑水環繞,流逝成趣。塋祠平方曠達,規模宏敞。紅墻匝繞,莊嚴肅穆,濃濃的古香古色吸引著我們登堂入室,去探尋這位清廉名相的歷史足跡。
剛正勤儉的前輩
走進司馬光祠,迎接我們的是司馬光的第30代傳人司馬偉國,他指著祠旁的一個村子說:“這是小晁村,北魏時先祖司馬陽作為大將在此鎮守,死後葬於此地,後人便在此定居繁衍,如今司馬光傢族有260餘人,勤勞節儉、耕讀傳傢一直是我們的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