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謎:建文帝出逃三十九年後又回到京城?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抗倭名將戚繼光
歷史之謎:建文帝出逃三十九年後又回到京城 ?
幾百年來,建文帝出亡以後的蹤跡,始終成為人們不懈探究的歷史之謎。本人不久前曾寫過《在日本發現瞭建文帝的後裔》一文,試圖探究建文帝的下落,其實,本人也自覺該文難以自圓其說。正因為建文帝己經成瞭歷史之謎,故此誘人去探謎、去解謎;現寫此文,意圖再探歷史之謎。本來,建文帝出亡以後的蹤跡是有線索可循的,可是,為什麼線索竟會消失,而使之成為歷史之謎的呢?
朱棣起兵,謂之“靖難”,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效周公輔成王”,可就在他因“靖難”而攻破京城後,他要輔佐的“成王”卻不知瞭去向,這難免會使人們心生疑竇,坊間遍佈疑雲。此“疑”乃是朱棣的心頭大患,因為這會直接影響他能否坐穩那張龍椅。由是,斯時就成瞭對建文帝問題的絕對敏感期,而朱棣對這一時期內的敏感人物的處理也特別殘酷。譬如:在政治上不能與朱棣保持一致的方孝孺、鐵鉉、景清、練子寧,下場都很慘;方孝孺被滅瞭十族,鐵鉉被下瞭油鍋,景清被剝皮碎肉,練子寧被割瞭舌頭。斯時,血淋淋的事實就在眼前晃動,即使出於最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任何知道建文帝行蹤的人,也得把嚴自己嘴上的開關瞭。這就是朱棣為瞭清除建文帝的一切影響,包括所有文字記錄和建文年號的絕對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內,傳遞任何有關建文帝蹤跡的言論和文字都有可能掉腦袋。因此,經過絕對敏感期對有關建文帝文字記錄的反復清理,使本來可以清晰瞭解建文帝蹤跡脈絡的線索,就這樣在官方的文字記錄中消失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