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顧諸葛亮和趙雲反對,舉兵伐吳的真正原因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關羽不聽這八個字,不但丟失瞭荊州,還失去瞭性命
一:時代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冬天,一代名將關羽在荊州遭到曹仁和呂蒙大軍兩面夾擊,敗走麥城,兵敗殉國。次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魏文帝,封劉協為山陽公,改年號為黃初元年,正式建立魏國。劉備在西川宣稱繼承大漢皇帝之位,改年號為章武元年,建立蜀國。江東孫權沒有稱帝,但是完全是另一政權的獨立。傳統意義上的東漢政權結束,進入瞭正式的三足鼎立的三國時代。
劉備稱帝後的天子第一詔令就是舉國之兵伐吳,大發兵馬,向東進攻孫權,為關羽報仇。許多大臣都不贊成,以文臣諸葛亮和武將趙雲為代表勸說劉備:“大漢國的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如果先消滅瞭魏國,孫權自然歸降。目前我漢軍氣勢正盛,應該先攻打曹魏的關中,而不是孫權。”劉備一概聽不下,留諸葛亮守益州,親率大軍征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