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哲學傢邵雍:一個快樂的睿智讀書人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北宋范仲淹創立的“范氏義莊”為何持續瞭800多年?
資料圖
錢穆說:”中國人中最講究人生藝術的要推北宋的邵康節。“葉朗主編的《中國美學通史》,也認為邵雍大力倡導和竭力踐行的”快樂哲學“,”對生命哲學有著獨特的理解與體驗“。
讀邵雍詩文及其史傳,深感兩位先生之論,確為的評。邵雍的為人、為學、為文,對我們今天生命價值的探索,生活視野的拓展,休閑內涵的升華,乃至人生意趣的體味,人文哲理的表述,以及銀發潮中離退休生活的安排,頗多可取鑒處。特別是近年來,德國哲學傢海德格爾那句”詩意地棲居“,越來越頻繁地掛在國人口頭,這時候讀讀中國的邵康節,也許會倍覺親切、頓悟,別是一番審美感悟湧心頭。
苦讀悟道
”學不至於樂,不可謂之學“
邵雍1011—1077),字堯夫,北宋哲學—美學傢、詩人,死後朝廷賜謚”康節“,故世稱康節公、邵康節。有哲學著作《皇極經世》、詩集《伊川擊壤集》傳世。
邵雍青少年時期”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想走科舉之路,建功揚名,對儒學經典”無所不讀“。他學得很刻苦,寒冬顧不得烤火,炎夏顧不得扇扇,連續幾年不在床上睡覺。接著又”尚友於古“,出遊四方,訪問考察。一次夜行晉州山路,跌下馬摔入深澗,隨行者攀援下澗,才將他救出。《易》學大師李之才被邵雍苦學精神感動,遂將其所學授之。邵雍一學即為之傾心,因絕科舉之念,專研《易》學,每天背誦數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