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識人術鑒人無數,怎麼在老子面前就失效瞭呢?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西施故裡看西施,浣紗江畔品夏日
孔子看人是很有一套的。孔子回到魯國後,聽說衛國發生動亂,馬上判斷說:高柴一定能夠平安回來,子路肯定會死。果然高柴從衛國安全回到魯國,而子路本來可以脫身,卻回去救助主人李悝,結果被亂兵剁成瞭肉醬。
論語記載,樊遲曾經問孔子什麼做智慧,孔子說是“知人”。他說:“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聖,有賢。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隻有能明查眾人,才算得上懂得治人之道。孔子還曾傳下識人三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這三法,也就是分析人的動機,觀察人的經歷,瞭解人的態度。明白瞭一個人的動機,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麼瞭;清楚瞭一個人的經歷,就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幹瞭;瞭解瞭一個人的態度,就知道他追求的是什麼瞭。
伯樂相馬
而《莊子》則更詳細地記錄瞭孔子識人術,概括為“九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