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蹶名王,抗清救國---南明晉王李定國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假如袁崇煥不死,他能保住大明江山嗎?
崇禎三年1630年),貧民出身的張獻忠在傢鄉組織農民起義,並自號“八大王”,在這支起義隊伍中有一個同樣出身貧苦的十歲少年李定國,張獻忠看到他相貌不凡,將其收做養子,這之後李定國追隨張獻忠征戰四方。李定國成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鐘愛。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張獻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李定國以戰功卓著被封為安西將軍。李定國作戰時常一馬當先,英勇無比,被人稱之為“萬人敵”。但兩年之後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於1647年1月在西充鳳凰山被射死。
戰象
張獻忠死後軍中大亂,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將軍收集殘部搶渡長江,並轉戰貴州攻克貴陽,貴州西部諸郡望風而降。在貴陽,四將軍尊崇孫可望為首,決定聯明抗清。1647年四月,大西軍進入昆明,此時大西軍擴大到二十餘萬人,而且擁有瞭象軍,並以雲貴為基地開展反清運動。公元1652年清順治九年、明永歷六年)正月,孫可望派人將永歷帝接到貴州安龍府,這樣,大西軍與永歷政權的聯合抗清陣線才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