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接班的官二代戚繼光,抗倭前線上演真實轅門斬子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代首輔張居正:雄才大略卻功虧一簣
戚繼光,山東登州今蓬萊)人,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他率領戚傢軍轉戰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在臺州九戰皆捷,平定浙東,解除東南倭患,威名顯赫。
他之所以能在軍事上取得這樣巨大成就,也是與父輩的教育分不開的。
戚繼光出生於將門世傢。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更是一位武藝精熟、治軍嚴明的著名將領,曾在山東沿海一帶指揮抗擊倭寇侵犯。戚景通56歲時得子戚繼光。老年得子,當然是非常喜愛。同時他對戚繼光抱有很大的期望,教育十分嚴格。戚景通從兒子小時候開始,不僅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練習武藝。戚繼光自幼就展現出不俗的軍事天賦,他在讀書之餘常常“融泥作基,剖竹為桿,裁色楮為旌旗,聚瓦礫為陣壘,陳列階所,研究變合,部伍精明,儼如整旅”。有鑒於此,父親戚景通一直致力於將戚繼光培養為一名忠君愛國的合格將領,不單令其牢記“忠孝廉節”四字箴言,更是以身作則,教育兒子要清正廉潔、質樸簡易。
有一天,戚繼光跟隨母親回娘傢,姥姥送瞭一雙繡得十分華麗的鞋子給戚繼光,戚繼光穿著回傢被父親戚景通看到,戚景通看到就問:“這鞋子哪兒來的?”戚繼光答:“姥姥送的。”戚景通說:“你還是一個孩子怎麼能夠穿這麼華麗的鞋子呢?”戚繼光乖乖的將鞋子脫下瞭,穿上瞭一雙樸實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