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過招:王旦為何比寇凖識人更準確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李師師為何對宋江不感冒?宋江根本不會討女人喜歡
宰相過招:王旦為何比寇凖識人更準確
北宋宰相王旦,有一套與眾不同的識人眼光,他能從觀察人的缺點中,識別人品。他任宰相期間,曾為朝廷舉薦過許多奇才,被貶外放的寇凖就是其中之一。寇凖和王旦本來關系應該是很好的,他倆是同年的進士,同年關系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澶淵之戰時,寇凖是宰相,王旦是參知政事,給寇準當副手。因為東京留守雍王趙元份暴病,王旦要趕回去主持後方,臨行他特意讓宋真宗把寇凖叫來,問這仗如果敗瞭“十日之間未有捷報”)該怎麼辦,真宗被他倆逼得隻好表示:“如果朕捐軀或被俘,那就立太子吧”。從這件事來看,寇凖和王旦合作得是很好的。
澶淵之盟簽訂後,寇凖因功高,深得皇帝敬重。但在死對頭王欽若的不斷蠱惑下,皇帝聽信王欽若之言,寇凖被貶外放。後來,王旦做瞭宰相,極力推薦寇凖回朝,在這樣的背景下,寇凖才得以回朝擔任樞密使的職務。按理說,寇凖應該對王旦很感激,應該跟他合作才對,但是,寇凖卻梗著脖子跟王旦扛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