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使者送清政府幾把氣槍,乾隆皇帝為何沒將這件殺人利器放眼裡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奕,你給我站住:同治駕崩後,慈禧何出此言?(圖)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奉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之命訪問大清。
馬戛爾尼既然來為乾隆皇帝祝壽,他就得帶一份厚禮,這份禮單包括:200匹呢料;2臺大望遠鏡;2支氣槍;2支漂亮的獵槍,其中一支嵌金,另一支聯銀;二對加長的馬槍;兩箱愛爾蘭特產波紋絹,每箱裝7匹;兩箱高級英國手制華貴地毯。
馬戛爾尼給乾隆送禮,也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拉近彼此的關系,彰顯英國財大氣粗;二是彰顯武力,告訴乾隆皇帝,大英帝國不是好惹的!
馬戛爾尼攜來的武器中,哪件武器最能“唬住人”?答曰:氣槍。
氣槍隻是打鳥的工具,因為靠壓縮空氣發射,故此,威力小,射程短,玩玩可以,一但上瞭戰場,甚至比燒火棍都不由。
事實上,馬戛爾尼攜來的氣槍,確實是戰場上的一種殺人利器,而絕非我們常見的那種鳥槍。
這種氣槍的槍柄是一個大茄子形狀的氣筒,氣槍的動力來源,就是這個氣筒中的高壓空氣,此槍的研發者是奧地利的一名制槍工匠Bartholomäus Girandoni),在1779年研制而成,最早被成為“風之槍”基然都尼氣步槍),因其不受環境,雨雪潮濕的影響,更兼之可以機槍似的,一口氣發射20枚鉛彈,故此,很快就被裝備於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