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系列六:晉室東遷之七:司馬睿稱帝與徐龕反叛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鄭簠隸書《謝靈運石室山詩卷》,一生專註隸書
公元318年三月初八,晉愍帝的死訊抵達建康。司馬睿身穿所謂‘斬縗’的粗麻最重喪服,住在茅屋裡守喪。百官請上尊號,司馬睿不肯。紀瞻說:“晉氏的皇統斷絕,到現在已經兩年瞭。陛下應當繼承大業。請四周到處看看,在宗室裡頭,還有誰可以相讓的!陛下如果光踐大位,那麼神祗和民眾都有所依托。陛下如真要逆天時,違人事,那麼大勢一去就不可復返瞭。如今兩都蕩然無存,宗廟也沒有瞭主人。劉聰在西北竊取大號,而陛下卻在東南不斷謙讓,這正是人們所謂的‘揖讓救火’。”司馬睿依然不肯即位,還讓殿中將軍韓績撤去禦座。紀瞻叱罵韓績道:“帝座上應列星,敢動它的人,立斬無赦!”司馬睿為之改容。
舉朝大臣都請求司馬睿即位,隻有周顗的弟弟周嵩上疏說:“臣聽說奪取天下的人,經常順其自然。不順其自然,則不足以奪取天下。所以古代的帝王,必定順應天時,完成大義,然後才奪取天下,自然成就後得到江山,所以能享世長久,流傳萬載。如今大臣們都因為殿下占有江漢一帶,恩澤普及六州,有大功於蒼生,所以都推崇尊號。臣卻以為如今先帝的梓宮尚未回來,舊京也還沒掃清,義人椎心泣血,士女悲傷震動。殿下應當深明周公之道,先去洗雪社稷的奇恥大辱,盡量得到忠言嘉謀的幫助,利用現在的時光去建立宏偉的功業,崇尚謙虛的美德,推崇後己的真誠;然後才揖讓以謝天下,到那時誰還敢不響應不跟從殿下!社稷的神器也將得以安放在適當的地方!”司馬睿心裡很不高興,便將周嵩外放去當新安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