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史書評價那麼高,是否沾瞭兒子是晉朝開國元勛的光?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關羽為什麼不殺黃忠殺龐德
這個提問下很多人都已經詳細地列舉瞭有關荀彧的品行和能力的記載,然後順便嘲諷一下荀顗哭笑不得),事實大體如此,卻也不盡然。
首先考察史書對荀彧的評價這個問題的前提是要有史傢為荀彧作傳,不過比較尷尬的是在漢、魏、西晉,除《三國志》以外,較少有史傢為荀彧作傳。
首先荀彧的身份是比較尷尬的,荀彧有大功於曹魏王朝,說是魏之元勛也不為過,然而荀彧在曹操封公建國之前意外去世。既是前朝的殉葬之臣,又是後朝的開國功臣,這種情況十分罕見。
惟荀彧一傳,陳壽以其為操謀主,已列魏臣傳內。蔚宗以其乃心王室,特編入漢臣,此則其主持公道處。壽志雖列之於魏臣,而傳末雲「彧死之明年,曹公遂加九錫。」可見彧不死,操尚不得僭竊也。則蔚宗之編入漢臣,自是公論也。
曹魏將荀彧排除出魏臣之行列,魏晉禪代前夕卻又追贈荀彧為魏太尉。陳壽的三國志又追認荀彧為魏臣,晉宋之時又被裴松之和范曄認為是漢臣。正如郭碩教授所說“荀彧在魏晉以來的史書中被置於曹魏開國功臣和東漢殉國忠臣之列進行評價,體現出史傢對荀彧是魏臣還是漢臣的不同認識取向及其變化過程。”
在陳壽《三國志》完成之前,魏國有兩部比較重要的史書---------王沈《魏書》、魚豢《魏略》。其中王沈《魏書》是曹魏的官修史書,代表著官方意志,荀彧兒子荀顗也曾經參與修撰。《魏略》是魏中郎將魚豢私人撰寫的史書。有趣的是兩部記載魏國歷史的史書都沒有給荀彧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