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朱高熾的功績:為何說他改變瞭明初的國策?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他生於公元1378,卒於公元1425年, 終年47歲.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成祖病逝後繼位,在位僅1年就病死.他在1395年被立為燕王世子。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明成祖起兵靖難,命朱高熾留守北京。朱高熾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瞭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瞭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在此期間,建文帝遣書信給朱高熾,許以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我曾經就此人和一位朋友討論過這個人,他說朱高熾在位隻一年,因此他能否有貢獻有明朝.我通過查閱一些資料,明確瞭以下的認識. <<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
還有一些資料我不能一一列舉,但是總的說來,整個永樂一朝,成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征戰的,而成祖不在的時候都是朱高熾在監國的.之所以朱高熾留在後方監國其原因是因為他身體肥胖,不便隨軍作戰. 他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皇二子朱高煦與成祖有幾分相像,長年跟隨成祖在外,而且作戰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在戰鬥中他曾多次救成祖與危難之際,成祖也曾許願說“你大哥多病,將來皇位必將是你的”聽瞭這話,朱高煦的熱情更加高漲,在整個靖難中立下瞭非常大的功勞。靖難成功之後,朱棣登上瞭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問題上又出現瞭猶豫,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封建社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頗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難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親自許願將皇位傳給他,就成祖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於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但是最終成祖還是立瞭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制約著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