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謀士許攸因何而死?荀彧如何一語道破天機
許攸是曹操的發小,小時候曾經在一起念過書,遊過學,算是老交情瞭。後來,許攸投瞭袁紹。也許他覺得袁傢四世三公,袁紹又兵多將廣,怎麼著,也比投曹操那太監之後要前途遠大得多。從這裡,看出許攸的眼光的確不咋地,有些短淺。放著雄才大略的發小曹操不投,投一個志大才疏的袁紹,好在,許攸還知道迷途知返,最後,官渡之戰,他又回到瞭曹操身邊。
曹操對於許攸的來投,可謂是最高規格禮遇:跣足相迎。什麼事跣足相迎,說白瞭就是打著赤腳,連鞋襪都顧不得穿就去迎接。這種禮遇,成為後世帝王愛才的一個典范。當然,許攸後來的功勞也完全對得起曹操這份禮遇。
許攸對曹操最大的貢獻有兩個:一是獻奇謀奇襲烏巢,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取得瞭扭轉戰局的大勝;二是獻計決漳河之水,攻下瞭袁紹集團的老巢冀州,完成瞭對袁氏集團的致命一擊。總之,在剿滅袁紹的戰爭中,許攸的確居功至偉。但是,許攸的生命卻因此走到瞭盡頭。對於許攸的死,《三國演義》寫得極其地精彩。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寫曹軍攻克冀州後,有一日,大將許褚在鄴城東門處碰見許攸,許攸傲慢地對許褚說:“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許褚一聽,火冒三丈,說:“吾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許攸罵道:“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許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訴說許攸無禮之極。曹操見狀,深責許褚說:“子遠與吾舊交,故相戲耳,何故殺之!”於是下令厚葬許攸。上述情節純屬小說之虛構,歷史上的許攸,並非死於暴脾氣的二貨許褚之手,而是的的確確被曹操所殺。曹操殺許攸,這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三國志·崔琰傳》說:“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