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人性?這是理解《莊子》哲學的關鍵(圖)
人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主題,儒傢是推動古代人的思潮的主要代表,這是學界公認的觀點。不過,並非所有的流派都同儒傢的孟子和荀子那樣,提出人性的界定,並對之進行或善或惡的判斷與爭辯。道傢的莊子,似乎更致力於對這類人性論說的解構。從表面上看,莊子更有興趣的,是物性而非人性。除著名的《齊物論》外,出自莊子後學的《天下》篇,在劃分古代的思想派別時,竟也以對物的態度作為區分各派的特色。因此,荀子甚至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的天,指的就是物。然而,如果依此而以為莊子的“不知人”就是不開心人的問題,那就大錯特錯瞭。整部《莊子》,關於人的論述豐富多彩。儒道兩傢,都論人、物關系。差別在於,儒傢以人觀物,而莊子由物論人。分析人、物關系,當是理解《莊子》哲學的一個關鍵。
莊周夢蝶資料圖)
一、從物說起
討論人的問題,不是從人本身著手,而是從物的論述開始,初看起來似乎不對題。其實,這既合乎問題的邏輯,也能呈現《莊子》思想性格的獨特性。界定一個對象,就意味著給該對象的確定給出邊界條件。人最需要與其劃清界線的,一端是神、鬼,另一端則是動物。由於神、鬼不是普遍經驗的現象,它更像是人對自身想象的副產品,而物,尤其是動物則與人有客觀的經驗聯系,故後者幾乎是所有關於人的規定必須正視的問題。中國人罵人最嚴厲的話,是罵“禽獸”或“不是人”,就是起源於儒傢孟子對人異於禽獸之“幾希”的強?{,因此人禽之辨也成人性之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形成對比,莊子不僅不擔心人與物的混淆,甚至主張把界限取消掉。莊子的物包括具體的事物與萬物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是物欲之物,後者則是與天地或道並提之物,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故後者不能理解為前者的總稱,而是看待世界的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