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成就霸業,朱元璋幾乎殺光所有功臣,但為何唯獨忍此人七年?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自成奪取政權的艱難之路, 最後的結果又是如何?
很多喜歡讀明朝歷史的人會問,為什麼在明朝很少聽到宰相一詞?大傢都知道宰相最早產生是在春秋時期,而結束正是在明朝。明朝最後一任宰相是胡惟庸,說到胡惟庸,他可是朱元璋的心頭大患,但為何殺光瞭所有功臣的朱元璋卻遲遲不肯對胡惟庸動手呢?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傢瞭解一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到1398年病逝,這三十年來,幾乎每天都在為繁忙的國事而勞累,可謂是封建社會中最勤奮,最拼命的幾個皇帝之一。勤奮的皇帝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權力欲特別強。朱元璋擔心開國功臣權力過高威脅自己的統治,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後代鋪路,開始多次發動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殺瞭個幹凈。而朱元璋這麼做,隻有一個原因——權力。就像他自己說的,“我本淮右佈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本來大傢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窮人,憑什麼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就是因為這樣的懷疑,朱元璋幾乎殺光瞭所有的功臣。
但是有一個人很例外,這個人就是胡惟庸。胡惟庸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勛瞭,很早的時候就投奔瞭朱元璋,那時候的朱元璋實力還很弱小。但胡惟庸一直跟隨著朱元璋,朱元璋也很信任他。到瞭大明王朝建立的時候,胡惟庸已經成為正四品的太常少卿。而隨後更是節節高攀,最後成為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